• 全国免费热线400-099-0923
行业报道
行业报道丨2021中国石材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22-4-27
0


中国石材的发展现状

中国石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福建省和广东省以及东部的山东省。其中福建和山东是原料和加工生产的主要省份,而广东主要从事进口石材的加工。上述三个省份占中国石材产量85%。此外,四川、山西、河北、内蒙古、云南、广西、新疆、安徽等省也有定的品种和产量。然而,中国石材的主要产地主要在福建和山东省。特别是福建的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



我国国内石材消费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建筑内外装饰板,即石材是使用最大的一部分;其次是建筑用石,包栝园林、工程用石;再就是石雕刻、石艺术品等。而以建筑装饰石材使用量为最多。在中国一般的家庭装修没有不用石材的,而公共建筑使用石材是相当普遍的,而且今年更是追求高档化和大批量使用,有的几万平米,甚至几十万平米。日前,从中国国内石材的年消费量的发展趋势看,年消费量2.6亿平方米的水平不会降低。据统计,中国的装饰装修业的产值,目前占到国家全部GDP的15%左右,由此可见,石材的消费市场将在中国以惊人的数字增长。



中国石材工业的发展,无论是国内消费还是进出口贸易,目前都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带动了石材消费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国内石材年消费量将保持在2.5亿平方米以上。从一月到2022年4月,中国累计出口石材达17亿89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4%。扣除海关代码25174900的商品(第2515项和第2516项所列其他石材的碎屑、碎屑和粉末),石材出口额为17.75亿美元,同比增长20.3%。




>>> 石材行业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


现在家居装饰越来越崇尚自然。因此,天然石材大量进入建筑装饰行业,不仅用于豪华公共建筑,也用于家居装饰,消费量不断增加,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天然石材由于开采难度大、不环保、对人体辐射大、色差大等缺陷,与当前提倡的“环保”、“低碳”相冲突,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人造石材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天然石材的缺陷,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目前石材产品在装饰领域所占份额较小,市场潜力较大。石材行业要在进一步提高开采加工技术水平,继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努力加强石材行业和石材制品的节能环保宣传,特别是加强与建筑设计、施工、用户的沟通与交流,引导消费促进使用,大力探索石材产品的市场领域,分析2022上半年石材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




相比其它建材而言,污染和辐射更少的石材产品,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同时近些年石材复合板、人造石等新兴产品,也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意味着未来建材市场将更加关注品质、环保、科技等价值方面的竞争。


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中增长期,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比上年更加严峻国内房地产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欧美国际市场复苏水平低于预期。同时,企业成本高,产品同质化竞争和低价竞争严重。2022上半年,虽然整个行业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发展趋势,规模以上企业的生产、销售和投资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增速普遍低于往年。此外,随着成本的上升、利润率的下降和库存的增加,统计中反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但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企业的普遍感受是更甚于此,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在当前形势下,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行是有好处的。他们所经历的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已经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因此,产业转型升级更加迫切,优胜劣汰的生存考验越来越残酷。2021年1-5月,规模以上企业大理石板材产量821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4.4%,比一季度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企业花岗石板材产量2.2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14.9%,比一季度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自2022年6月以来,花岗石板材的增长率已下降到12%左右,现在大理石板材生产的增长率已首次下降到15%左右,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从区域看,大理石加工产业的转移更为明显,花岗石加工还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截止2021年5月,中西部地区大理石板材的比重已从2021年51.%提升到目前的近60%。随着中西部资源的不断开发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推进,产业转移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大,产业布局也将更为优化。



 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市场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中国经济正在积极放缓,以实现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最大的石材市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增速也在放缓。一月至2022年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比上年同期下降5.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8.6%,商品房购地面积、销售面积负增长,房地产企业经营和资金压力也在加大。从国际市场看,发达经济体经济正在好转,但复苏步伐不够快,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石材企业正面临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巴西等主要石材出口国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价格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 企业成本不断加大自2022财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石材进口量从2022吨增至1500万吨和29亿9000万美元,分别从819万吨和15亿4000万美元激增,几乎翻了一番。然而,出口量(不包括25174900以下的石粉和砾石)仅增长5.8%。它不仅造成了大量的废品库存,而且在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石粉,造成了沉重的环境负担


2021年1-4月规模以上企业存货达175.9亿元,其中产成品86.4亿元,占存货的49.1%。2021年年末的库存和产成品则分别为192亿元和98亿元。以福建南安水头为例不少企业库存都在30%以上,一方面每年市场上的石材品种都在更新,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进口时存在盲目性、产品在质量和花色上存在问题,造成积压。长年积压的产品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此外,企业的应收帐款数额也在不断增长,1-4月为13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已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12.1%,接近2021年末的146.9亿元,而2021年应收帐款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2%,企业的资金压力前所未有。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汇率贬值导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也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随着环境成本逐年快速増长,环境因素已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主要因素




· 行业创新能力不足
石材行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影响了市场的短缺,这与石材行业长期处于初级市场发展阶段有关。企业只需依靠大板加工和工程板批发就可以赚钱。然而,在市场增长放缓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单靠数量取胜已不能使企业应对当前的市场环境。


石材企业普遍缺乏对产品创新和技术的投入,没有形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引领消费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企业普遍存在同质竞争和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根据我们在研究中了解到的情况,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战略的企业,其生存条件一般优于那些坚持规则的企业。




· 行业管理水平低

人们普遍认为,石材行业是一个污染行业。长期以来,石材行业在粗放式发展模式下发展迅速,经营者环保意识不强,管理者监督不到位。现有标准为石材行业的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许多企业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许多制度没有严格执行,造成石材资源浪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矿山和加工厂周边环境恶化,制约了石材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行业发展之初,许多地方没有严格的监管。在处理石材企业的污染问题时,他们只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关闭矿山,整体退出石材行业,关闭石材行业。



2021年11月14日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给石材行业强化管理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建议与对策

· 全面促进石材产品进入家装市场
家居装饰市场一直是陶瓷产品的世界。这一重要领域比模具市场大几倍,需要大多数石材企业开发。目前,制约石材进入家居装饰市场的因素之一是石材产品的标准化。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都在努力开发适合家居装饰市场的产品和销售模式。


另一方面,社会上也存在着对石制品的误解。石材是所有建筑材料中最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装饰材料。通过今年在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厦门等主要消费城市开展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加强宣传,在社会上形成广泛共识,进一步消除对石材放射性的误解,推动石材产品进入家居装饰市场。



· 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意大利作为石材强国的基础,也使意大利的石材产品和加工机械享誉全球。中国成为石头强国的梦想必须创新。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石材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石材作为古老的建筑材料在中国及世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石器”时代,企业应该更多的加强与设计师的合作,努力发掘石材的文化内涵,使石材的实用性、功能性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加强,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 加强资源节约,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发展现代石材产业必须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对于石材行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石材是资源性产业,虽然我们拥有丰富的石材资源,但过度开采、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及矿区周边群众利益,同时也会危及到行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石材行业的转型升级也迫切需要在整个行业推广环保生产。粉尘、废水和废料的处理是石材行业清洁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实现环保生产的关键是加强企业管理。


· 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石材标准为当地产业升级和行业准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加强现有标准的宣传、实施和实施,不仅是行业、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共同责任,也有助于淘汰落后企业,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水平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今天,随着我国石材行业的发展,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管理者职业水平,是行业和企业的共同任务。